|
粽情端午,山東中科能祝大家端午安康粽情端午,山東中科能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由來 端午節(jié),是我國***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(jié)日。又稱端陽節(jié)、重午節(jié)、龍日、龍舟節(jié)、正陽節(jié)、浴蘭節(jié)、天中節(jié)等等,是中國民間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 端午節(jié)起源于舉行圖騰祭祀的節(jié)日,后因戰(zhàn)國時期的楚國(今湖北)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因為楚國首都郢都被秦國攻破而投汨羅江而死。統(tǒng)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(jié)日(部分地區(qū)也有紀念伍子胥、曹娥的孝道等說法)。 端午的“端”字本義為“正”,“五”為中!兑捉洝は缔o上》說,天為奇數(shù),一三五七九,五數(shù)相加為二十五;地為偶數(shù),二四六八十,五數(shù)相加為三十;天地之數(shù)相加是五十五。天地數(shù)之和都是五的倍數(shù),它們的總和正好二五相逢,所以五月五日稱為“天中節(jié)”。它們碰在一起才是“正”,是“端午”,這一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。 另外,據(jù)說五月初五***早應該是對于神秘數(shù)字“五”的紀念!拔濉睂τ谥袊幕瘉碚f意義巨大,幾乎可以說是我們民族哲學***重要的基礎。五行說就是樸素的唯物主義和復雜的神秘主義的結合。另外一個就是“端”者,始也,萬物之生,是對萬物誕生的一種紀念。 在中國的北方五月五日,是一個兇險的日子,認為家家都要采集辟邪的藥草,比如說菖蒲,還要喝辟邪的酒,雄黃酒。 端午習俗 端午節(jié)從南到北,由西到東都有多彩的節(jié)日特色,賽龍舟,觀海潮,祭蛇神,驅毒荼,燒五毒,包粽子,蒸米飯,喝雄黃酒,戴香包……在全國各地端午過得都紅火多彩。 1.吃粽子 粽子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節(jié)慶食物,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作為祭祀祖先、神靈的祭品出現(xiàn),到了金朝的時候才成為了端午節(jié)的節(jié)慶食物。民間傳說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投江的屈原的。據(jù)說當年屈原投汨羅江后百姓大為感傷,為了讓投江的屈原免受魚蝦的侵蝕紛紛往汨羅江中投入米糧,希望魚蝦吃食米糧而不損傷屈原的肉身,后來又有傳說屈原托夢予百姓說米糧為江中蛟龍所食,若是用艾葉包裹米糧再以五色繩捆綁,則可避免蛟龍,所以就有了后來的粽子。 在春秋時期,粽子被稱為“角黍”,是用菰葉包裹著黍米做成牛角狀,再使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食物,也稱為“筒粽”;黍是北方的黃米、南方的糯米;角,牛角,是祭器。粽子形似“牛角”,取其可為祭品的端正之意。以箬竹葉包黍米,是陰包裹陽之象。 也有學者認為粽子***早為“米包棗”,以米喻陽,以棗喻陰,米為主,棗為輔,取陰陽相裹之意。按***早晉朝周處《風土記》記載,端午除包角黍,還要煮肥龜,皆以其“陽內陰外之象贊時”。東漢末年又出現(xiàn)了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做成的粽子,由于水中含有堿的成分,于是又被稱為堿水粽。于此同時也出現(xiàn)了裹著豬肉餡的粽子,廣受食客所喜愛;到了晉朝,粽子終于被正式定為端午節(jié)的節(jié)慶食品,這時候的粽子除了一如既往的使用糯米以外,還額外添加了中藥益智仁、珍禽獸肉、板栗等食物,增加了粽子的品類;唐朝的粽子已經開始使用瑩白的糯米制作,而且在包裹的形狀上也出現(xiàn)了菱形與錐形;宋朝粽子里加入了蜜餞果品等物,在詩人蘇東坡“時于粽里見楊梅”的詩中便有如此記載;元朝明朝的時候,用來包裹粽子的菰葉變?yōu)轶枞~、蘆葦葉,并且加入了豆沙、棗子、松仁等更豐富的材料;清朝的時候,火腿粽子問世。 2.踩露水 端午這天早晨,人們領著孩子踩露水,到野外生長艾草的地方用手輕輕沾上艾草上的露珠,先給小孩擦眼擦臉,據(jù)說艾葉露水可以明目醒神和美顏,擦洗后大人小孩都會一年精神百毒不侵。 3.戴花繩 就是用五彩線合擰成花繩,用中藥配制好的香料把花繩揉一揉便會留有香味,在端午這天給大人和小孩都戴在手腕,脖子和腳腕,有驅毒驅蟲的作用,也有小孩戴花繩招來吉祥的說法。 4.擦雄黃 五月初五這天,人們容易上火受熱毒侵犯,端午這天都習慣給大人小孩的耳孔,鼻孔,肛門擦上雄黃油,一是雄黃味刺激醒神,使人輕松。二是雄黃有殺蟲殺菌特效,擦上后驅蟲殺菌。 5.額頭畫王字 端午這天用雄黃油在小孩的額頭眉間畫一個王字,寓意王者為上,百毒不侵,避之大吉。另有王者至尊,端午之王會福祿降臨,鴻運通達。 6.佩香囊 端午節(jié)小孩佩香囊,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。香囊內有朱砂、雄黃、香藥,外包以絲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,作各種不同形狀,現(xiàn)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。 7.懸艾蒿 民諺說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,以菖蒲、艾條插于門眉,懸于堂中。端午節(jié)也是自古相傳的“衛(wèi)生節(jié)”,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,殺菌防病。端午節(jié)上山采藥,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。同時也有養(yǎng)生道理,比如小兒佩掛香袋、藥浴可減少患外感疾病且不易生痱子。 8.賽龍舟 源起傳說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,防止魚吃掉屈原的身體,F(xiàn)代賽龍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龍形,畫上龍紋,每年端午舉行競渡,以表示對龍的尊敬,也說明自己是龍的子孫、龍的傳人。 |